志愿者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志愿者社区 | 关于我们
首页 | 最新动态 | 电子期刊 | 理论研究 | 国际志愿者 | 地区风采 | 志愿者课堂 | 地方组织
用户: 密码:
首页 >> 理论研究 >> 内容
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与激励
加入日期:2006-3-7 16:10:31    作者:谭建光 

    谭建光

内容简介

 本文结合当代中国城乡社区发展的背景,分析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兴起、乡村社区志愿服务兴起的状况。一方面探讨志愿服务的组织结构及其转型,另一方面探讨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及其变化,特别是集中研究了社区志愿者的社会激励机制与自我激励机制。文章还提出社区志愿服务多元化、专业化、日常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志愿组织的适应途径。

 关键词:社区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结构、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谭建光(1960——),男。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学系主任、教授。兼任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志愿服务、青少年发展与共青团工作。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origin of volunteering in urban communities and analyzes the volunteering situation in rural area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current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structure of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 introduction and extra encouragement mechanisms. Under the trend of diversity and specialization in volunteer service that is increasingly common, 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on how communities can adapt to their needs.

    中国的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是从社区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的志愿者产生在社区服务的层次上,并逐步建立社区志愿者组织。90年代初期,另外一支志愿者队伍在共青团系统中形成,并产生了他们的全国性志愿者组织。” 随后,其它政府创办的志愿组织、民间自发的志愿组织、境外进入的志愿组织纷纷兴起。值得注意的是,各种类型的志愿组织,不论是官方背景或民间背景、海外背景,发展过程中都逐渐重视进入社区、扎根社区,在社区建设、社区服务领域寻求生存空间。所以,中国的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潮流,与志愿组织、志愿服务的发展潮流,在实践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从国家的微观层面推动着社会转型。

    我们长期跟踪研究社区志愿服务与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特别是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基地,探索中国社会志愿服务的变化轨迹。因为,广东省是当代中国大陆志愿服务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三个“第一”:全国第一条志愿服务电话热线1987年诞生于广州市(手拉手热线电话服务);全国第一个正式登记的志愿服务社团1989年诞生于深圳市(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全国第一部地方性志愿服务法规1999年诞生于广东省(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同时,我们密切关注和借鉴内地省市志愿服务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北京市、上海市等社区建设成效显著、志愿服务发展顺利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视野。本文的重点是探讨社区发展过程中的志愿组织转型和激励机制转变,希望获得一些研究心得,有利于促进社区志愿组织的健康成长。

一、城乡社区发展与志愿服务的兴起
    中国的改革开放促使人们对于社区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社区建设从自发的、无意识的状态转变到规划的、有明确指导的状态。志愿服务作为社区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社区、社区服务、志愿服务
    社区形态是自然存在的,但是人们对于社区的认知、认同却具有历史的变迁。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以前是没有认可“社区”的概念及相关因素的。那时是政治和行政体系完全控制社会的各个层次,包括城市的街道、居委会;农村的镇、村(公社、大队)。进入新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摆脱单一政治化的模式,恢复日常化的丰富多彩形态之后,对社区的需求和体验就逐渐产生。德国早期社会学家藤尼斯对社区的解释,即社区是表示在一定地域内,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守望相助、出入相友、休戚与共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种观念逐渐被我国的专家和民众接受。当代丰富之后的解释,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的,存在日常互动关系的,具有心理文化认同的居民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从认同行政化的街居、镇村结构,转变为逐渐认同地域与文化、心理共同作用的社区结构,表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变革,从而也为社区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志愿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中国大陆的社区服务,伴随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而逐渐兴起,国家民政部于1987年9月在武汉召开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正式宣导社区服务。随着社区服务的不断发展,社区内陆续出现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管理委员会、社区服务协调委员会、社区事务协商委员会等社区组织。 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所谓社区服务,就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宣导下,依托街道、居委会、社团等社区组织,动员社区各方面的力量,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多种生活需要而开展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居民自助互助的服务活动。 随着中国“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民众满足生活需求的途径从过去依赖单位转向现在依赖社区,社区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内容与形式不断拓展。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大陆的社区服务分为商业性服务、非营利服务和志愿服务三种类型。商业性服务是针对居民生活享受需求提供的有偿服务,既方便居民生活,也有利于企业经营。非营利服务是低收费、保本经营的便民利民服务,既有利于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也有利于社区就业。志愿服务是无偿性的、适应居民特殊需求的服务,既有利于解决居民的生活困难,也有利于志愿者奉献爱心。中国的社区志愿服务是逐渐成型,逐渐扩大影响力的。早期的街道、居委会、镇、村都没有志愿服务的概念,而是将传统的互助服务与新中国的“学雷锋”运动相结合,宣传“为人民服务”和“做好事”的观念。20世纪90年代,青年志愿服务兴起之后,首先是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服务,引起居民对志愿服务这种形式的了解、关注;然后,镇街机构与志愿机构联合在社区建立“志愿服务站”、“义务工作站”,既接受来自各种团体的志愿者为居民提供服务,也接受居民报名参与志愿服务。因此,志愿组织、志愿机构逐渐在城乡社区扎根,具有独立的服务领域,帮助了社区中真正有需要的人群。

(二)城乡社区的演变与志愿服务的兴起
    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迅速兴起,与社区居民对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有密切的关系。那么,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的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明显增长呢?这与社会转型时代的城乡社区演变具有密切的关系。

    从城市社区的演变情况看,公众生活从“单位”向“社区”的转移是越来越普遍的趋势。过去,城市的大部分居民属于“单位人”,或者直接居住在单位(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机构等)提供的生活区,从户籍管理到生活服务都由单位包揽;或者居住在城市社区,但主要的生活管理与服务仍由单位包揽,街道、居委会仅仅是户籍登记等简单服务。除了“单位人”之外,真正由社区全面管理与服务的居民极少,而且被称为“社会闲散人员”。改革开放以后,有两大趋势使得“单位人”的生活管理与服务逐渐转移给社区。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趋势,首先是冲击“企业福利化”、“企业社会化”,将原来企业承担的员工福利、员工服务功能剥离出来,移交给社区。因为,企业的主要功能是经营、赢利,承担太多的福利与服务就削弱了市场竞争能力,难以健康发展。二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承担的大量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功能交回社会,主要由社区承担。因为,“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思路决定党政对社会领导与管理的传统模式必须转变,形成“社会服务公众”、“社区服务公众”的格局。然而,社区的发育存在欠缺,各种专业服务尚未培育起来,因此,特别需要来自各层次的志愿者参与,以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满足居民的需求。

    从乡村社区的演变情况看,对当代中国乡村影响最大的是“城市化”浪潮。“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一个地方变富以后,集镇化和市镇化的步子就开始了;村变得更像乡镇,乡镇变得更像市镇,县城和小城市变得更像大城市,大中城市变得更为国际化。” 如果对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乡村社区演变进行具体考察,可以发现居民的迁移是两中途径。一种是乡村居民大量迁入中小城镇,购房建房,组成新的生活社区;另一种是在村落选择土地建设新的社区,从而让原村民聚集居住。这两种途径腾空出来的旧房屋,通常租给外来流动人口居住,从而形成了流动人口聚集居住的“社区”。不论是乡村居民迁往新的聚集社区,还是流动人口迁入旧的聚集社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因为,传统乡村守望相助的格局被打破了,居民进入聚集社区又激发许多新的生活需求,就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邻里关系,而必须借助社会的互助。那么,在专业社区服务没有健全之前,社区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就非常及时、有效地满足了乡村居民、流动人口的生活需求。

    中国城乡社区演变引发居民的生活需求多样变化,产生对社区服务和志愿服务的各种需求,从而也促进了社区志愿组织的发展。随着今后社区的兴旺发达,志愿服务也必然越来越受欢迎;就会推动更多的志愿组织诞生。

二、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结构及其转型
    中国社区建设需要志愿服务,社区居民的生活改善需要志愿服务,特殊人群、弱势群体的生存需要志愿服务。因此,各种各样的志愿组织进入社区、扎根社区是具有现实土壤的。
(一)社区公共服务与志愿组织的生存空间
    社区服务包含的内容繁杂、形式多样,从营利性、非营利性、无偿性都涉及。因此,有专家提出了“社区公共服务”的概念,“指的是现代社会为了社区的需要而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以及社区本身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自行安排的共有服务”。根据市场性和公共性的程度不同,可列出以下矩阵。

 

 

 


    图1:社区公共服务产业类型实用图(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第130页)
社会治安社区广场社区防治  社区中心设施服务 环境卫生、绿化
就业服务 社区热线 社区物业 社区教育、社区卫生
 社区文体社区公共事务、志愿服务 便民商业服务 社区老人院服务
居家老人服务   


 

    从以上矩阵图的内容看,市场性程度高的社区服务是企业发挥功能的领域,因为投入的成本高,获得的利润回报也高;公共性程度高的社区服务是政府和社区机构发挥功能的领域,因为投入的成本高而获得的回报低。具有公共性特征而市场性程度低的社区服务就是志愿组织发挥功能的空间。
    根据调查资料汇总和专家分析观点看,社区志愿组织的服务领域主要在于:
    1、具有公共性而市场性较低的社区服务,如居家老人服务、社区文体服务、社区环保服务、公共事务服务等。这些服务项目是公益性的,同时主要靠投入人力、精力,需要的资金投入、物力投入较少,是志愿组织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

    2、公共性高而市场性低的社区服务,如社区治安、社区广场、社区防治、就业服务、社区热线等项目,也是公益性的服务。但是需要投入较大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主要由政府和社区机构从税收争取费用进行兴建、管理。志愿组织在其中开展各项具体的服务活动。

    3、公共性高而市场性也高的社区服务,如社区中心设施服务、社区物业、环境卫生和绿化、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等。他们不单纯是公益服务,也包含满足居民生活品质提高的因素,具有部分营利的特征。志愿组织参与这些社区服务项目时就必须界定清楚,不能为营利性项目直接提供志愿服务,而是为营利性项目之外的居民相关需求提供志愿服务。

    4、市场性高而公共性低的社区服务,如便民商业服务、社区老人院服务等。这些项目具有一定的商业赢利属性,志愿组织不应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而是在其非营利的领域提供服务。如帮助困难认识往返便民商业活动的过程,前往老人院提供关爱服务等。
 
    我们对社区公共服务进行分类之后,就可以发现志愿组织在社区的生存空间是比较大的。只要不是局限于“公共性低和市场性低”的项目,而是以服务这些“两低”的项目为主,但同时对其他三中类型的社区服务,根据需要和可行的原则提供部分领域的志愿服务,就能够有所作为,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现代转型
    中国传统的社区志愿组织,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形式化倾向的影响,组织结构注重庞大和统一,往往导致僵化、机械。我们调查发现,传统志愿组织的存在问题主要有:一是片面追求数量。如一些城市申报“全国文明城市”,下达硬性指针,要求社区的志愿者人数占居民总人口的8%,导致应急性的召集居民报名参加志愿组织,产生负面影响。这里,我们必须澄清一些观念,社区机构规定硬性指针的依据是“国外的志愿者人数占人口的20%以上”、“美国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占总人口的4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外国的志愿者是分散在众多的社会团体、志愿组织之中,每个组织内的志愿者并不多,千百万个社会团体、志愿组织的人数汇集起来,所在比率就非常大。中国的志愿组织盲目追求单一组织的人数,要求所有社区志愿者都到一个组织中登记,造成组织人数膨胀而管理失效,居民参与组织又缺乏服务机会的状况,组织内部非常混乱。二是志愿组织管理的机械化。社区应付上级的要求而成立志愿组织,管理上套用行政机关的方式,不是充分尊重志愿者的自主性、创造性,而是习惯下达服务活动指针、要求完成志愿服务任务,是志愿组织偏离自愿、自发的特征,具有官僚色彩,引起志愿者的不满。三是志愿组织运作的形式化倾向。由于建立社区志愿组织的初衷是适应上级要求而不是适应居民生活需要。因此,社区志愿组织的运作具有形式取向而不是服务取向。即根据上级要求举办大型服务活动多,而针对居民需求开展日常服务少。以上存在的问题决定了传统的社区志愿组织缺乏活力、缺乏效率、缺乏吸引力,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变迁的冲击时,必须实现自我转型。

    那么,现代社区的志愿服务组织共同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有关专家进行了归纳:1、无论是基于正式机构还是社区自发的志愿服务,组织者都必须确保志愿者的工作能得到领导和环境条件的支持。2、明确需要由志愿者执行的任务,以及其参与工作的方式。3、挑选志愿者,并为其投入工作做好前期准备。4、提供有效的监督,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5、防止志愿者的流失,尽量留住更多的志愿者,尽量延长他们留下来服务的时间。

    6、从志愿者身上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善服务品质和效果。 专家同时提供了志愿服务的界定图式供志愿组织管理者参考。
 图2:志愿服务的界定([美]肯·艾伦《普遍适用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
      自发行为---------------------------------有组织的行为
      个人行为----------------------------------集体行为
      基于社区的行为-------------------------基于正式机构的行为

此新闻共有4页  第 1  2  3  4 页  

来源: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研究中心、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学系 返回顶部】 【 】 【关闭
相关信息
·略论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
·志愿者精神与和谐社会----一种社会学视野
·和谐社会、和谐社区与社区志愿服务
·精神世界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社区志愿者,公民道德宣传
·专家称应组织富家子弟做义工缓和社会矛盾
·社区志愿服务内涵的重新认识
·北京公共服务与社区服务研究


新闻热点

志愿者加盟 | 捐助志愿服务 | 会员中心 | 时间银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地方中心 | 志愿者社区
版权所有 © 2005-2008 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甲六号307室 邮编:100020
电话:010-65011820 010-65936869 传真:010-65007891 电子邮件:zhiyuanzhe@cnvolunte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