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社区 | 关于我们 
首页 | 最新动态 | 协会会刊 | 理论研究 | 时间银行 | 志愿者企业 | 国际志愿者 | 地区风采
用户: 密码:
首页 >> 理论研究 >> 内容
和谐社会、和谐社区与社区志愿服务
加入日期:2006-2-14 14:04:44    作者: 马学理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 马学理

一、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里,我们党把“和谐社会”这个理念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十六大精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如此郑重地强调社会和谐,突出它的重要性,把和谐社会问题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
  和谐社会这一论断的问世,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战略性的推进;这一论断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
  简言之,就是我们由“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到了除上述“三个文明”以外的第四个文明----即“社会文明”。
和谐社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当前,我国的经济与社会都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这个时期,既是我们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又是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容易出现的高发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从社会整体利益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尽可能将转型期的代价和成本降到最低程度,使整个社会能够良性运行,使经济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它的含义相当广泛。广义地讲,包括经济与社会的和谐、政治与社会的和谐、文化与社会的和谐、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我们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建设广义的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五个统筹发展”就是建设广义的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
  狭义地讲,我们党在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所指的“和谐社会”,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应的社会结构。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原理讲,就是社会系统中各个部分、各种要素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同志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中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二、和谐社区
  曾庆红同志在江苏省和天津市视察工作时都一再强调: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我们每一个基层社区都是和谐的,都按和谐社会的要求做到了,我们整个国家的和谐才可以达到。如果我们基层的细胞不和谐,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国家就不可能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重要切入点。
  民政部在部署今年的民政工作时,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加强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全国各地城市、包括城区、街道的同志们,从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也都在积极研究和探索和谐社区的构建问题。其中北京、南京、西安、武汉、济南、天津、广州、大连、杭州的城市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很好的经验。有的提出“和谐社区”八条标准,即:社区共建普遍,社区服务完善,社区教育全面,社区文化丰富,社区组织健全,社区环境优美,社区秩序安全,社区风尚良好;有的提出“和谐社区”必须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发展社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促进各构成要素自身的发展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和谐,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统一的和谐社区;有的把“和谐社区”的内容理解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增强、和谐社区理念初步形成,家庭成员和邻里之间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共处的新型人际关系,共建机制健全、社区成员单位能够做到资源共享、事务共商、文明共建、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服务,居民环境意识增强、自然与人文环境健康发展,社区设施合理完善,社会安定、居民安居乐业;还有的人认为:所谓“和谐社区”,就是要为社区成员创造安全方便、优雅舒适的环境,把城市的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便民利民,要重视居民的心理情感因素,注重培养居民群众的社区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强烈的现代意识、优秀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家庭美德及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困难的人得到关爱,陌生的人能够交流,忙碌的人享受轻松,疲惫的人获得健康,奉献的人受到尊敬。
  上述这些对“和谐社区”的解读与实践总的说来都是不错的。千船兢发,百舸争流,形成了构建和谐社区的热潮,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的发展。当然,由于都是刚刚起步不久,都还处在研究和探索的阶段,而且大都是个案的探索和实践活动,所以站得还不够高,也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考,是需要继续补充和完善的。
  集大家的智慧,我的一家之言是:一个健康的、成熟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自然、社区与群众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区。
和谐社区主要由以下要素所构成:
  ①居民对社区事务能够广泛地参与。参与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生命线,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要想社区和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参与标志着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关爱,参与标志着居民既可以对社区内的利益分享,又能够对社区内的责任承担。一个有活力、有创造力、有效率的社区,都是居民参与率高的社区。当然我们这里指的参与是居民的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参与。居民能够主动参与社区的事务,说明他把自己的利益与社区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把社区真正当成了自己的家,这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动力,构建和谐社区的源泉,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一个健康的、良性运行的和谐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率,是不会低于居民总数的70%的。
  ②社区内“三种法人”(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共建的积极性比较高。都愿意为所在的社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愿意与居民共驻共建,大家一条心,形成合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德亦彰,共同繁荣兴旺。
  ③社区的服务功能是完善的。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的社会化程度比较高,有困难的人和社会弱视群体生活能得到保障,一般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能得到基本满足。
  ④社区内社会风尚良好,邻里之间能够友好相处,家庭团结和睦,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基本形成风气,老有所乐,幼有所教,学习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歪风邪气没有市场。
  ⑤社区管理有序,社会稳定安全。居民奉公守法,干群关系密切,诉求渠道畅通,调解工作到位,一般的矛盾和问题都能在社区内得到消化和解决。应急机制健全,社会秩序良好,打击防范有力,群众安居乐业。
  ⑥社区组织结构合理,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强,在居民和辖区单位中有凝聚力。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健全,并能充分开展好活动。居民民主意识强,社区自治化程度高。
三、社区志愿服务
  关于志愿服务和社区和谐的关系。我认为,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和谐的基础,是社区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这么讲?
  第一,志愿服务是社区参与的演兵场。社区志愿服务,一是要参与者自己自愿,用自己的时间、资源、精力和技能,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有困难的人和社会公益事业、福利事业提供的服务。所以,我们开展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实际上就是倡导居民参与、鼓励居民参与,使居民养成参与社区事务的良好习惯,这本质上就做的是为构建和谐社区添砖加瓦的工作;二是社区志愿服务的参与,是以社区的公平、和谐为目标的,是无私的,所以这个参与应该说也是最高层次的,是参与的完美表现和参与的最好形式。
  第二,社区志愿服务的参与是以服务为宗旨的参与。首先是为最困难的人和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这实质上也就体现了对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同时,它又要为社区的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贡献力量,比如环保、教育、卫生、扶贫,等等。这些都无不说明社区志愿服务在实现社区内的公平公正,在推进社区内的社会进步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社区志愿服务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使人想到了社会责任、社会义务,想到了慈善和公益,想到了爱心与奉献,这其实是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明,是发扬光大了雷锋精神,是吸纳了西方文明中的精华部分。这就是新时期的志愿者精神,它也是构成我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亮点。社区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不仅帮助了他人,促进了社会进步,而且也使自己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思想境界上又得到了新的升华。所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对于促进社区文明,全面提升人的素质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四,社区志愿服务,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区安全也是很有帮助的。通过志愿服务,促进社会公平,可以化解一些社会矛盾和减少一些社会冲突。特别是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们思想比较混乱的时候,通过社区志愿者的心理卫生普及和心理辅导服务,可以解开人们心里的困惑,纾解人们心中的情绪,使人们保持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顺心顺气顺畅,增强社会认同。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有许多的社区居民和社区老年人,自愿的组成巡逻队、联防队,白天黑夜从不间断,成了社区居民的守护神,织就了基层的第一道安全网,有力地保障了社区的安全和稳定。
  第五,社区和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社区共建、资源共享。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志愿者首先把自己的资源奉献给了社区,同时还通过服务劳动为和谐社区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资源。这就是他们所进行志愿服务的价值量,即他们的劳动成本。对此,我们过去是忽略了,这是不对的。现在,世界上不少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很有成效的国家,都要计算志愿服务活动的劳动价值量,把它算作是社会的总产品。如果按这样算法,我国现在社区志愿者总数为1600万人,每人每年的志愿服务时间平均按20小时计,共有3亿2千万小时,每小时的劳动价值量按10元计算,一年就是32亿元,这也就是说,我们的社区志愿者就为构建我国的和谐社区提供了32亿元劳动价值量的资源。
  第六,中国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一是要个人志愿,这是前提;二是要有组织的进行活动。全国1600万社区志愿者,都在7万5千个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中。习惯有组织的进行活动,这大概属于东方人的价值取向。东方人与西方人不同。西方人崇尚个人,所以志愿者活动多以个人进行。东方人的传统价值观则向来是国家至上、组织至上、集体至上、团队至上,所以单个活动较少,集体活动的居多。我们现在所讲的社区志愿者,是在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领导下的社区志愿者组织内活动的志愿者,有严密的组织体系,有严明的纪律和健全的注册登记制度、管理制度、评估制度和监督制度,社区志愿者组织,是一个发育比较完善和成熟的基层社会组织,是和谐社区必不可少的一个组织结构。再加上他的成员来自于社区、又服务于社区,助人者和受助者都比较了解、比较信任,所以他们开展的活动一般都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上述就是我理解的社区志愿服务与构建和谐社区的相互关系。当然和谐社区是一个微观的系统工程,它是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社区化,所以它包含的内容远远大于社区志愿服务,它是社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共同体,它还是社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共同体,它包含方方面面,是一个微观中的宏观。社区志愿服务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它的一个支撑点,所以不能也不应该用社区志愿服务去代替“和谐社区”建设,但“和谐社区”建设也不能没有“社区志愿服务”这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因为理性分析,社区志愿服务与构建“和谐社区”方方面面都有联系,社区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确实能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来源:<志愿精神与和谐社会> 返回顶部】 【 】 【关闭
相关信息
·精神世界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社区志愿者,公民道德宣传
·专家称应组织富家子弟做义工缓和社会矛盾
·社区志愿服务内涵的重新认识
·北京公共服务与社区服务研究
·关于深化志愿服务的几个问题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志愿服务
·关于志愿服务立法


新闻热点

志愿者加盟 | 捐助志愿服务 | 会员中心 | 时间银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地方中心 | 志愿者社区
版权所有 © 2005-2008 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甲六号307室 邮编:100020
电话:010-65011820 010-65936869 传真:010-65007891 电子邮件:zhiyuanzhe@cnvolunte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