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研究员
北京大学 教授
丁元竹
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他要求各级政府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性
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我们应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严峻挑战,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除体制性障碍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矛盾以外,就经济社会本身来说,主要是两类:一类是长期积累、各方面相互制约的矛盾, 如失业下岗、收入差距过大、社会弱势群体和不利群体规模扩大、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等;一类是在新时期发展中由于新因素的引入而出现的新矛盾,如全球化下的金融风险问题、文化冲突、恐怖主义、大国冲突威胁问题等。具体说来,
第一、就业不断增大,据有关部门估算,在宏观经济运行三大指标中,2004年就业指标最不理想,城镇真实的人口失业率从2003年的10.99%上升到了11.45%。因此2005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应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就业岗位的内容不仅包括为城镇居民创造就业岗位,也应当包括农村劳动力安置,因为,每年农村有1000万剩余劳动力进城。在创造就业岗位问题上,2005年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很多,不仅是2005年的就业人口安置问题,还要应对未来更严峻的就业挑战。首先,研究和开发新的就业部门,根据预测,我国国内制造业就业人数将在2006年达到顶峰, 约8500多万人,之后,制造业就业人数将逐年下降,因此,必须及早研究,提出对策。其次,要关注劳动生产率增长对就业的影响,从1998年到2003年,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年增幅接近7%,居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这期间,我国的GDP年增幅达到了8%至9%,劳动生产率年增幅接近7%。即使这样,我国每年的新增就业岗位增幅一直维持在1%至2%,约1000万人,远远不能满足就业人口增长的需要。再次,加快提高工资水平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国在第一产业就业的人数与社会总就业人数之比基本达到50%。从国际经验看,当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与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低于50%时,就意味着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如果这一比例低于30%时,而且经济还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就会出现普通劳动力短缺,那么加快提高工资水平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不可回避的。
第二、社会差距继续拉大,社会差距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首先,2004年虽然农民收入增速达近几年的最高点,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势头却没得到有效遏制。而且,城镇居民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显著快于低收入组,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60%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这些因素导致城乡整体的基尼系数达到0.465。2005年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扩大。如果再考虑实物收入、补贴收入及非正常收入,基尼系数会更高。收入差距扩大累积的结果是财产差距的不断扩大。其次,2004年我国赤贫人口为2500万到3000万。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开发式扶贫已基本上到了极限,能够开发的贫困地区和人口已脱贫,剩下的由于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限制很难再通过项目自我发展。目前农村每年因灾害返贫或因灾害致贫的人口都在1000万以上。这些人未来将主要依靠救助式扶贫,推动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议题。再次,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身市民。如果城市不能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他们就会变成城市贫民,这种情况应引起警惕。从国际经验看,这种情况曾造成很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只有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市化,才能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才能最终实现我们所期望的城市化目标。否则不仅会使那些改变了农民身份的市民因为无业而陷入贫困,也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
第三、社会安全网不能覆盖所有弱势群体,中国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失业率高和社会差距不断拉大,而在于缺乏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安全网。首先,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建设相当薄弱,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抑制了居民的消费。2004年全国城乡居民患病率为14.3%,比1993年增加0.3%,但就诊率却比1993年下降3.6%;城乡居民患病未及时就诊的比例达49%。在这些未及时就诊的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因为经济困难。城市和农村患者未及时就诊比例分别为36%和39%。其次,由于"空帐"情况严重,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巨大风险,如果不进行调整,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将面临崩溃风险。再次,2004年我国农村人口依然占据全国总人口的60%,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广大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造成了农村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日益扩大。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国的社会安全网是保证社会居民和谐相处的最基本条件。社会安全网是指政府、社会对弱势群体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网络,2005年,要把建设这样一个社会安全网络做好,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又不能回避。否则,构建和谐社会就会变成一句空话。这个问题要与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组织发育结合起来。
第四、教育不平等加剧,在当前形势下,教育问题必须从社会发展中单独分离出来研究和解决。2004年,人们开始反思教育产业化、卫生产业化甚至社会事业产业化的提法和做法。现在看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产业化、卫生产业化甚至社会事业产业化的目标和政策实际上是很模糊的,其模糊性主要表现在缺乏对于目的和手段的准确界定。2005年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有进一步的突破。教育事业不在于是否产业化,而在于是否严格区分教育事业产业经营和教育事业的社会目的。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应当允许教育、卫生甚至社会事业进行市场化运作探索,但必须保证其社会目标优先,或不能偏离社会目标。为了保证教育的社会目标,必须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教育作为人力资源投入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毫无疑问,教育才是最重要的长期投资。目前中国的教育投入约占GDP的3%,低于世界平均的5%,从常来看,它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必须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从1986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无危房、班班有教师、个个有课桌还没有在大部分农村实现,原因在于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费用的承担责任问题。2005年,在有关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问题上必须有所突破,由国家承担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费用,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另外,解决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至关重要。对流动儿童进行教育,不仅只是对流动儿童权益的尊重,更关乎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和稳定发展。第三、必须保证低收入阶层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最近几年,各地高校收费猛涨,普遍提高了15%左右,有的地区提高了20%,大学生在校的各种消费也有增无减。农村贫困户家庭,即便有身强体壮的劳动力,对许多农村家庭来说,供养一个大学生意味着家庭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加之,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困难,家庭付出的巨额投资得不到合理补偿,贫困家庭反而越多。为此,政府、社会和学校要采取切实措施,这是保证教育发展的最基本社会目标。
第五、社会缺乏责任感,缺乏责任感是某些重大事故和社会冲突的根源。2004年,一些煤矿负责人置矿工生命安全不顾,在重大险情已经显现的情况下,依然强迫员工继续下矿采煤;由于缺乏责任感,在矿井发生事故前后,安全管理人员在玩牌娱乐,致使危机发生时不能立即启动应急管理系统;由于缺乏责任感,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极力压低雇员工资,置员工生活和健康状况不顾,以致造成劳资之间的强烈对立,甚至是敌对,造成社会的巨大鸿沟和严重社会不稳定。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状况,有人概括为道德滑坡,世风日下。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却走向滑坡。“一切向钱看”的极端正在促使一部分人逐利、失去信仰、理念、意识形态的支撑,缺乏社会责任感,精神世界空虚。社会责任与丰富的精神世界可能是时下我国国民最缺乏的道德资源,这似乎成为许多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共识。社会缺乏信仰、公民和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等等,所有这些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影响将逐步凸现出来,致使有法难依,有制度难以执行。2005年,如何加强社会责任感,是保证制度和法制能够按既定目标运行的重要条件。
第六、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步阶段,既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资源耗竭、人口拥挤问题和低收入、低营养、低素质的贫困病,又有部分工业化国家的高占用、高消费问题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富裕病;既有交通拥堵、健康下降的表层问题,又有生态退化、城乡分离、行为短期化、管理不到位的深层次问题。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院的报告认为,“我国石油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勘探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我国国产石油供需缺口逐渐加大,对进口国际石油的依赖度越来越大,我国获取国际石油供应面临激烈的竞争”。“世界石油资源分布不均匀及数量有限,造成了在世界范围内对石油资源的争夺并导致了无数的战争和地区冲突。”。①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Michel C. Oksenberg受美国太平洋政策委员会和兰德公司亚太政策中心的委托,领导的“未来中国研究小组”提出:“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侵蚀以及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影响健康并限制增长率”。 “中国在2020年以前能源需求将是巨大的,这使得中国在美国面前很脆弱”。联合国认为未来对中国持续发展的冲击将来自“区域不平衡发展、自然资源的破坏”。②我们要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开发与传播-一方面它将通过技术开发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方面的差距,提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转型,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它将通过技术开发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危机或公共卫生危机,缓解人口和资源压力。
从现在的态势看,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将加速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们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呈现的敏感时期,既是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多发期。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对于化解各种矛盾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预见,只要政策措施得力,构建和谐社会将会使我国顺利度过矛盾多发期,使经济社会逐步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并向预定的现代化目标推进。
二、构建和谐社会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首先,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人类的社会理想。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理想提出来,作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目标和思想内容,这是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
理想,顾名思义,它是指人们关于未来走向的特殊观念系统。换句话说,是人们在处理发展方向问题、特别是那些普遍性发展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理想特有的基础,是人们头脑中有关的信念、信仰的系统。人们的社会理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方式、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它的力量是巨大的。没有理想的生活就没有希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提供了共同理想和目标的蓝图。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和文化领域,还是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行为普遍地受着理想的引导。人们如何理解和对待面对的现实问题,在价值追求是抱有怎样的信念、信仰、理想,即在内心深处究竟相信什么、需要和想要什么、坚持和追求什么,构成了理想所特有的思想内容。理想并不是人们随意形成和改变的。人们有什么样的理想,是同他们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条件相联系的,是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和需要的实践经验产物,也是社会教育的产物。正因为如此,作为人的有意识的选择和追求,理想本身也就有了自觉与盲目、真实与虚幻、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别。一种理想是否真实有效、是否科学、合理、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条件和需要,是否同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进步的趋势相一致。这是我们判断各种不同理想的根据。和谐社会作为一个社会理想,之所以符合历史潮流,是因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始终是人类文化的核心。“中国人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中国人关心人与人之间如何共处的问题”①。
理想的特有性质意味着,它必然对主体的行为起着深层导向的作用。人的信念、信仰、理想的一大特殊功能,就在于它们总是成为人们心目中价值判断的“尺度”,用以评量好坏得失,权衡长短轻重,使人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态度和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个体有个体的理想,个体的理想是个体人生追求、精神寄托和精神动力所在。人们总是尽可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去生活,有什么样的理想就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取向。同时,国家和社会也一定有自己的主导理想。一个社会的主导理想构成它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这个国家和社会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正因为如此,理想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往往占有核心和基础的地位。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们的社会理想,将激励我国人民不断追求,并维系我们这个民族。
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在世界上,东西方之间、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发达国家与新兴发展中国家和民族之间等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体系的比较和冲突,在国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影响也日益突出,正成为世纪之交的一个具有全球性、时代性的问题。而在当前,建设中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空前伟大的事业,必然要求有一套与之相应的主导理想,作为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推动力,为我们事业的成功提供有力的精神保证。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正在走自己民族振兴之路的中国,必须确立自己的社会理想,切实加强主导理想的培养,以使我们在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无愧于历史的贡献。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确立了新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包含许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和层次。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社会的主导理想和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观,它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原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我们理想建设的关键,也在于结合新时期的条件和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上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更深入全面地贯彻于各个方面。
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共同的文化和情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同一社会虽然可以有多个层次多元并存的思想价值体系,但国家层面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意识形态应当是共同的、一元的。这是一个社会保持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保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生活也日趋多样化。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多样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承认这种多样化,推动这种多样化,发展这种多样化。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强调和坚持指导思想与主导价值的一元化,重视确立和巩固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确立和巩固国家的社会理想,确立和巩固民族的精神支柱。
第二、实现善治,也就是民主与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的三大目标之一。在整个文明系统中,“政治文明会起着规范和保证的作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不仅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奋斗目标提供重要保证的需要,也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顺利发展提供保证的需要。”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执政纲领。200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学习“三个代表”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把“三个代表”的实质概括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有这些昭示着中国的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治理模式的改进将有利于公共事务的妥善解决。在全球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各种挑战层出不穷,严峻危机时有发生的形势下,探索新的治理模式,避免治理危机或通过治理避免危机,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家、企业家和非营利部门领导人共同面临的课题。从传统的管理走向治理,特别是走向善治,通过善治提高组织效率、避免组织危机,保持组织、国家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和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的基本趋势。所谓善治是指一种导致公共理想的社会和经济效果的治理模式。
从我国国内来看,中国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社会问题(失业问题、贫困群体扩大问题、地区差别拉大问题等)、经济问题(金融体制和银行坏账问题、国有企业效率低下问题)和环境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态恶化问题),已经超出了政府本身的能力,换句话说,这些问题已经不能由政府单独解决。问题的实质在于政府必须通过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规范市场和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来解决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紧紧行政管理体系并不能保证社会和经济健康发展,解决各类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建立一个善治结构:“治理主体由过去单纯的政府变为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的合作集体,治理规范由过去单纯的国家法令变为法令、道德和社会组织的公民自主契约并存;治理程序从仅仅考虑效率变为公平、民主和效率等并重;治理的手段由过去单纯强调法制变为重视法制、德治和社会公民自愿的合作相互补充;治理的方向由过去单一的自上而下变为上下左右互动。”①
第三、是创造和提供发展与分享的机会。确切地说,作为政府的职责就是,通过创造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所有居民增加收入的环境,通过确保所有居民都有机会来抓住经济增长带来的机遇,开辟一条通向全面发展的道路。政府的职责是:给人们提供机会,并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加强属于社会和社会组织的责任。一个和谐社会应该给这个社会的成员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分享的机会,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去参与社会发展,参与经济发展。当然,由于每个人的历史、家庭、文化、个人背景不一样,参与的能力、参与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是从政府来讲,从社会来讲,应该提供一个比较公正的,但不是绝对公正的机会,让大家去参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另外,要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的思想的丰富、道德的纯洁和体格的完美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人的发展成了社会“自身的目的”,“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所说的:“机会的观念作为统一的动力贯穿于我们的历史。它引导我们尽最大努力,它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抵达我们的海岸,它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投身于一个共同梦想”。②
第四、全体社会成员分担社会发展的责任,共筑诚信友爱。一个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责任的社会,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证明,没有责任感,任何社会都不会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责任感,自由市场就会盛行欺骗消费者行为,不断发生内部黑幕交易,虐待员工等现象;如果没有责任感,社会精英只会创造出狭隘的理论,而不能为社会的长远发展服务;如果没有责任感,个人的发展就会变成自私自利。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没有责任感的社会,其凝聚力就会大大被削弱,社会的和谐程度更会受到损害。社会责任是一个国家文化和价值的基本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之一。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的建设是提升国家软实力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只有在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人们才会构筑起诚信友爱的基石。当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我国的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问题建设。
眼下,一些从事政策研究的人在竭力寻找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对策和办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和深刻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形成是由于缺乏责任感和诚信友爱产生的:由于缺乏责任感和诚信友爱,煤矿负责人可以置矿工生命安全不顾,在重大险情已经显现的情况下,依然强迫员工继续下矿采煤;由于缺乏责任感和诚信友爱,在矿井发生事故前后,安全管理人员在玩牌娱乐,致使危机发生时不能立即启动应急管理系统;由于缺乏责任感和诚信友爱,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极力压低雇员工资,置员工生活和健康状况而不顾,以致造成劳资之间的强烈对立,甚至是敌对,从而造成社会的巨大鸿沟和严重社会不稳定。
责任感和诚信友爱不仅仅是政府的,也是全社会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的是企业的法律责任,包括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不违背商业道德,更高层次上是企业对社区、环境保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捐助。和谐社会应加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教育,积极倡导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这对整个社会道德责任感的提升意义重大。和谐社会要求推进政府的问责和善治,政府责任感的提高有益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责任意识。政府、政府官员、非营利部门以及非营利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应当对公众和利益相关者负责。
第五、是保持社会稳定,胡锦涛总书记把社会组织健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我们要加强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政府要研究和修改现有社会组织,特别是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规和法律,保证非营利部门在法律框架内运作。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社会服务项目的投入来推进非营利部门的发展,在社会服务领域要充分发挥非营利部门在提供社会服务中的作用,这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为非营利部门和组织创造环境,促进其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社会管理部门要逐步从兴办事业的角色中退出来,专心承担社会事业行业管理的角色,把兴办社会事业的责任转移给社会。社会组织的发展对社会矛盾的调适,涉及一种大的管理思路的调整,即让社会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国家采用税收政策,支持非营利部门、志愿者组织活动,通过发展一些低税与无税的部门,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给弱势群体以关怀,并在此过程中扩大就业、缓解社会矛盾。社会组织的发展对社会矛盾的调适,涉及政府职能的改善,减轻政府的压力。如何使独立于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本身就是在建立一种调节社会矛盾的模式,它有助于建立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结构。
第六、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步阶段,既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资源耗竭、人口拥挤问题和低收入、低营养、低素质的贫困病,又有部分工业化国家的高占用、高消费问题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富裕病;既有交通拥堵、健康下降的表层问题,又有生态退化、城乡分离、行为短期化、管理不到位的深层次问题。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院的报告认为,“我国石油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勘探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我国国产石油供需缺口逐渐加大,对进口国际石油的依赖度越来越大,我国获取国际石油供应面临激烈的竞争”。“世界石油资源分布不均匀及数量有限,造成了在世界范围内对石油资源的争夺并导致了无数的战争和地区冲突。”。①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Michel C. Oksenberg受美国太平洋政策委员会和兰德公司亚太政策中心的委托,领导的“未来中国研究小组”提出:“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侵蚀以及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影响健康并限制增长率”。 “中国在2020年以前能源需求将是巨大的,这使得中国在美国面前很脆弱”。联合国认为未来对中国持续发展的冲击将来自“区域不平衡发展、自然资源的破坏”。②我们要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开发与传播-一方面它将通过技术开发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方面的差距,提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转型,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它将通过技术开发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危机或公共卫生危机,缓解人口和资源压力。
在上述努力的基础上,我们是可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民主法制健全,社会组织有序、公平公正、充满社会责任感、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
三、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面对的任务
第一、加强理想教育,树立社会理想。我们当前就要把构建和谐这个最现实的理想和目标作为理想和信念建设的重点,用它来团结和鼓舞全体人民。因此,我们的舆论和媒体就需要结合实际去说明,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和优越性,为了实现它需要创造什么样的条件、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和代价等等,其中包含了理想的大量问题。这一切都要在全体人民中形成积极明确的共识,才能变成改变事实的巨大力量。
第二、完善治理体系,实行善治。善治的基础是尽量取得社会和公众的认同,在这里,领导人和治理机构的优秀品质、与人民和社会的关系就尤为重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执政为民,立党为公”,实际上试图树立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人民中的威望。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透明程度愈高,善治的程度也愈高。政府财政和政府投资必须以满足公共利益为目标,必须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前提。温家宝总理上任以后提出的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就是试图向这个目标推进。在中国如何提高政府能力,提高政府的决策速度和决策水平是新一届政府面临的挑战。就中国当前来说,要实现善治之首要步骤是把根治腐败、扩大就业、消除贫困和社会差别、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治理过程中,法制的直接目标是规范各个行为主体的行为,使政府、市场和社会各个部门在既定的法律框架内工作。完善的法律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没有健全的法律也就不会有善治。
第三、推动社会公平。当前,人们就效率与公平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看法和思路,这个问题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要提出一个能够与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相适应的思路,这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个提法还没有跳出原有的发展思路,客观上依然强调增长第一,与我们正在强调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相悖的。我们可以考虑换一个提法,把公平作为发展目标,公平和公正问题能不能成为发展的尺度?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收入分配以及社会现代化等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范畴,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发展要求消除限制以人为中心发展和实现公正与公平目标的所有障碍。这样对于我们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推动作用。指不同性别、阶层、阶级、民族、文化程度、宗教和政治信仰的公民在文化上能够互相尊重,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上互相平等。在当代,作为善治要素的容忍和平等特别要求有效消除和降低富人与穷人、富国与穷国之间的两极分化,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歧视,维护弱势群体、不利群体和边缘群体的基本权利。所有的人,不分男女,都应当有机会去提高他们的福利和生活水平,使他们拥有尊严和人格。
第四、完善社会组织,在这次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把社会组织健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我们要加强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政府要研究和修改现有社会组织,特别是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规和法律,保证非营利部门在法律框架内运作。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社会服务项目的投入来推进非营利部门的发展,在社会服务领域要充分发挥非营利部门在提供社会服务中的作用,这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为非营利部门和组织创造环境,促进其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社会管理部门要逐步从兴办事业的角色中退出来,专心承担社会事业行业管理的角色,把兴办社会事业的责任转移给社会。社会组织的发展对社会矛盾的调适,涉及一种大的管理思路的调整,即让社会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国家采用税收政策,支持非营利部门、志愿者组织活动,通过发展一些低税与无税的部门,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给弱势群体以关怀,并在此过程中扩大就业、缓解社会矛盾。社会组织的发展对社会矛盾的调适,涉及政府职能的改善,减轻政府的压力。如何使独立于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本身就是在建立一种调节社会矛盾的模式,它有助于建立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结构。
第五、积聚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我把它理解为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的责任,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的诚信等。社会资本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要素。当前,社会不和谐的种种弊病在我们身边司空见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缺乏基本的相互信任,对丑陋事物的无原则宽容,庸俗的实用主义、物欲主义横流、不相信任何超越性的情感,欺骗与腐败获得了默认的合法性,对贫困和不平等的漠视等。这样的社会最终是不可持续的。集聚社会资本将是我国长期发展面临的最为艰难的挑战。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状况,有人概括为道德滑坡,世风日下。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却走向滑坡。“一切向钱看”的极端正在促使一部分人逐利、失去信仰、理念、意识形态的支撑,缺乏社会责任感,精神世界空虚。社会资本可能是时下我国国民最缺乏的道德资源,这似乎成为许多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共识。社会缺乏信仰、公民和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等等,所有这些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影响将逐步凸现出来,并且会影响到数代人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模式。对此我们必须有深刻地认识,刻不容缓地采取措施逐步解决。
第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我们必须转变现有的发展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最主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遵循无废论原则,使物质和能源在循环体系中得到持久和合理利用,使经济增长方式从循环再生中得到提高,实现人类“增产、减污、节能、增效”的发展。其次,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急需大力倡导生态道德、提升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要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从人类发展意义上讲,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环境整合的经济,是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路径。
①李忠:“解决我国石油供应短缺、保障石油安全战略的研究综述”,宏观经济信息研究,2001年增刊。
② 参见胡鞍钢:《中国走向》,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 《费孝通文集》,第十二卷,第295页,群言出版社,1999年出版。
① 王维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①薛澜、张强:直面危机:SARS险局与中国治理转型,www.chinaelections.org.
② Bill Clinton, Meeting American’s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Time Books, 1996, p13.
①李忠:“解决我国石油供应短缺、保障石油安全战略的研究综述”,宏观经济信息研究,2001年增刊。
② 参见胡鞍钢:《中国走向》,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此新闻共有3页 第 1 2 3 页